string(4) "test" int(34) 驮山 第4章 第一次当孝子(第3页/共4页),风炊米作品集,都市小说,360小说阅读网
您的位置:首 页 > 都市小说 > 驮山 > 驮山目录 > 第4章 第一次当孝子(第3页/共4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驮山 第4章 第一次当孝子(第3页/共4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是肤色稍微有点儿黑。穿了一件还有点儿新的花布衬衣,不是很合身,显得稍微宽松了点儿,因为母亲比小姑壮实一些。那是我的父母结婚时,母亲穿的嫁衣,因为是新买的,所以母亲只穿过那一次,就叠好放在了一同陪嫁过来的木箱底部,几年都没有翻动过。后来也没见小姑穿过,估计也和母亲一样收起来了。

    那时候的湾里女人都是很保守的,一生也只会跟一个男人,所以穿过的嫁衣都会放在箱底,等着老了看着回忆吧,或者在临终前给后人交代,走了之后给烧去,在另一个世界留个念想!只是那年光景不好,即使有手里布票,一家人也扯不到一尺布,小姑的嫁衣就没指望上!到了要出嫁的日子,母亲就把那件衣裳翻了出来,送给小姑,让小姑漂漂亮亮地出门。姑爹则用了一升小米,一升黄豆,两升高粱,三升苞谷和半截腊肉将小姑娶回了家。我跟着迎亲的队伍一直追,一边喊着小姑栽到了路边的水井里,可把我母亲吓坏了。

    姑爹背着小姑走过了剩下的六处过河的石墩儿,他们在溪流的石头上旋转,像一对幸福的鸳鸯。“你慢点儿……”小姑紧抱着姑爹,担怕自己掉进水里,接亲的队伍跟在身后也笑得很高兴,湾里每一只喜鹊都听到了,然后传到界上,成片的柳杉林也听见了。

    结婚后的第三年,姑爹的母亲去世了,她唯一的遗憾是到死也没抱到孙子。

    小姑两口子也很着急,到公社卫生室找余医生还抓过几副草药补身子。那些没看上我小姑的男人茶余饭后坐在一起时都会讲些还好当初没娶小姑的闲话,也有人推测是姑父那方面不得劲儿,当邻居都听不见入夜后小姑的声音。湾里人其实也还蛮好,大致上都是很和气的,小姑两口子就当玩笑话,听了便忘了。

    只会笑着回到:“你要听到柳巷街去,提两升黄豆去就能听得到!”也会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又过了五年,小姑用余医生的药房调理了五年,脸上的气色变得红润了,兴是吃的条件稍微好些,身体也壮实了些许,一天早上做早饭的时候闻到油烟竟然开始反胃干呕,想到自己的月事都个把月没来了,心里的喜悦都表现在嘴角。姑爹知道后,就将小姑背着来到我家给奶奶报喜,奶奶高兴得连说了六个:好哇,好哇……自那之后,姑爹逢人就说:

    我当爹了!

    第二年春,玲儿出生了,挖周的时候,三爷家,还有湾外的血缘挨得近的林家都送了“挑子”,有的筐里一端挑着谷子,一端苞谷;有的一端挑了几包白砂糖,一端是几件小孩子衣服,父亲的挑子最花哨,右边筐子里是被隔开的红高粱和黄小米,一端则是三弟。筐里的东西都不是很多,主要图个热闹。

    想着想着便再灵前的桌上睡着了,然后被父亲推搡着叫醒了:双喜,起来,陪周师傅去看地去。我们一起走到白云观的山腰,一同前往的有周师傅、林老大、父亲、大友叔。父亲给周师傅介绍了几块地方,让他参考。那块儿父亲很熟悉,都是我们林家的山扬。

    父亲说:“周师傅,你帮看块好地,要主双喜和玲儿,保他们一生平安顺遂,还要保我小玉,她可不得再有什么差池了。”

    “选块地就能保我一生平安顺利吗?”我急忙跟上,身后的孝布挂在了猫抓刺上,从我脑门上挣脱了。“我记得小姑婆婆走的时候,林老大也来看过地方的!”大家都望向我。

    林老大说到:“给他娘看的地,不是保他有了后人了吗?他那些姊妹的日子也都还可以。”感觉到林老大还有点儿自信。

    父亲插着腰说到说:“信则有,山里人都信啊!信与不信在自己。”

    “要是真的可以,那就保玲儿一生平安吧!姑爹是保不了我了。堂兄在学堂里都说了,这是迷信!”众人没作声,周师傅叹了口气,就给大友叔说起了阴穴该怎么挖!林老大和父亲则在一旁听着,我就站在对面看他们比划着。大友叔在葬礼前一天带人来挖好墓穴。

    坐大夜的当晚,也就是姑父出事后的第五晚,湾里湾外的人来了不少,五个席口办流水席,男女老少吃席都坐六轮,那时后还是八仙桌,四条长凳上坐着四海八仙。即使单干了,这几年的收成还是不尽人意,街上能买到的菜品很少,吃的基本上是自家种的或者周边亲友送的。湾里还没有点上水电站的电,每个桌角点上一个煤油灯,桌上则流行着“四盘八碗”,吃得什么记得不是太清,苞谷面饭是标配,苞谷面都是帮忙的人每天在石磨子上现磨的,碗里可能是有四季豆、油渣渣海椒、水煮土豆块、白菜……

    最中间的四个大盘里我记得最清楚的当属:南瓜蹄髈。

    现在回想起来,都是盘名菜,每一个同龄人都应该还记得。

    现在讲出来,我的儿子肯定又要发笑的,大盘子里除了南瓜是找不到肉沫子的,更何况是蹄髈。只不过是一道蒸菜,厨子切了长宽各一扎长的大南瓜块,就放进蒸笼,端上桌子还热气腾腾的。老少都爱吃,还甜甜的。这是八十年代肉食匮乏的情况下,湾外的厨子想出的好办法,蒸熟的南瓜一人夹一大块,就像抢着夹的蹄髈!

    送给
>>>点击查看《驮山》最新章节